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六大机遇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长角六大机遇
要从长远上、战略上谋划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化重点领域、重大平台、大机重大项目和有效体制机制。长角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体化实施为相关城市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其中长三角被赋予了新使命,大机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长角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体化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的大机新高地。
从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的长角情况看,省级层面非常重视,体化江苏党代会报告提出,大机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长角产业科技协同创新等重点领域,体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的大机体制机制;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省各区域各领域都要和沪苏浙建立紧密型、互补性合作关系,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带来了哪些机遇?
第一,港口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港口发展的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长三角组合港的建设明确了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长三角港口发展将形成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共同带动的格局。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都有强大的腹地,和江苏、安徽的沿海沿江港口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安徽港口已经完成了初步整合,江苏内河港口的吞吐量在长三角区域名列第一,如果进一步优化组合,对建立内外畅通的物流大循环体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腹地经济发展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沿江城市、沿海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第二,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带来的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和科技创协同是关键,就是说要加快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长三角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想在一个狭小的地方布置完整的产业链条不可能,但是把产业链上的某一个环节做到最强是可能的。一体化带来产业的调整和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对每一个地方都是机遇。创新链的打造必然带来创新成果的外溢,这些成果的转化也会带来机遇,很多地方在上海建立科技飞地,就是要抓这个机遇。
更重要的是在长三角产业和科技协同创新中,国际和国内的产业和创新资源向长三角地区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长三角加快布局,抓住了这次机遇就能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比如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在上海集中布局,周边地区都有机遇。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许多平台在建设,G60科创大走廊、沪杭甬产业科技创新带都在规划建设,搭上了就是机遇。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长三角乃至全国都会把科技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每个城市只有早做准备才能抓住机遇。
第三,龙头产业优化布局和向长三角集聚带来的机遇。
世界500强企业如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化布局,大型央企如、把总部迁到长三角或者组建长三角总部,龙头民营企业也在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区域的布局。抓住了龙头企业就抓住了产业链的核心,也就抓住了创新的主体。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可替代。一家龙头企业的发展往往带动几十家甚至上百家配套产业的集聚。
第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协同提升带来的机遇。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支撑高水平的产业,新的基础设施支撑新的经济。轨道上的长三角和数字长三角对经济的带动和传统的高速公路、网络传输不可同日而语。
高铁的建设、轨道上长三角的打造将大大便利城市之间的连接,同时带动沿线的城镇快速崛起,速度的提高、空间连接的便利对企业意味着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
高速泛在的互联网特别是物联网的建设将为很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支撑,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要建立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设施上。智能驾驶、网联汽车、新型国际贸易的繁荣需要依托新一代的互联网。
第五,共同防疫抗疫带来的机遇。
要以新冠肺炎疫情的联防联控为契机,把长三角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特别是要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要形成预防、检验、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这不仅将为公共服务特别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完善带来机遇,还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可以说大健康产业迎来了风口期。
第六,战略平台的规划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带来的机遇。
临港新片区谋划了再造一个浦东的宏伟蓝图。从1990年浦东开放到2020年,周边很多城市因浦东的开放而崛起。临港新片区的建设等于是浦东的第二轮开放,并且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开放,必然会带动周边更多城市快速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还有很多,关键是要认识到机遇并创造条件抓住机遇。这需要从长远上、战略上谋划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和有效体制机制。很多城市想短期见效,其实只要围绕着发展战略和长远目标制订每年的计划并狠抓落实,每一年都会有每一年的成效。不谋长远者,不足谋当前,只有从长远谋划,才能有长期收益。
(作者系宁波社科院院长)
相关文章
高盛:美欧或通过超1600亿美元投资提高电动汽车电池自主供给能力
高盛表示,到2030年,美国和欧洲可能通过超过1600亿美元的新资本支出以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自主供给能力。高盛分析师认为,韩国LG集团和SK海力士在美国的投资有助于未来三到五年内满足美国国内的电动汽车2025-07-09-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6月17日报道,韩国政府预计今年夏天国内电力需求将超过去年,但电力供应将不会大量增加。产业通商资源部17日表示,在夏季电力供需对策时期7月4日-9月8日)到来之前,与电力有关机构一同对2025-07-09
教育部 :持续帮助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积极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开展供需对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17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学生就业和返乡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表示,毕业生离校前后的这段时间,是就业工作的关键期和冲刺期。当前,各地各高校正在深入开展2025-07-09- 参考消息网6月17日报道 据塔斯社莫斯科6月15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15日在俄罗斯第一频道《60分钟》节目中指出,华盛顿继续在乌克兰局势上玩火,俄呼吁西方表现出最大程度的谨慎并2025-07-09
- 四季度已过半,2022年中国经济“期末考”临近交卷。如何“冲刺”?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作出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2025-07-09
- 一位股东,“沉浸式”复盘了今年的股东大会“今年的茅台股东大会,更接地气。”文|云酒团队ID:YJTT2016)“这更像是一场300人的追星朝圣会。”6月16日,2021年茅台股东大会上,作为266位到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