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中国如何织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网?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中国如何织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网?两会牢产链安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发酵,观察供如何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中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中国关注。全国两会期间,何织多位代表委员认为,业链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网“点”“线”“面”需多管齐下。两会牢产链安
聚焦关键节点
全国政协委员、观察供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提醒,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能否运转起来,何织“链主”的业链作用十分重要。要抓好龙头和骨干企业,全网发挥中小企业在强链补链中的两会牢产链安重要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观察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也表示,要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产业链必须具有很强韧性。要提高韧性,需加快培育“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控制企业,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主导产业链,大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向冠军”企业掌控产业链关键节点。
黄群慧建议,应制定切实有效的产业链政策,提高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的备份能力,提高上下游企业的协调配套能力,降低全链条交易成本。
构建数字链路
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正在中国掀起热潮,对供应链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也成为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路径之一。据市场研究机构埃森哲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近30%的工业销售活动将通过数字化渠道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传统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有效协同,存在资金、信息、物流等运转不畅和信息割裂的现象,无法快速高效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效率,也增加了供应链运行的潜在风险。
在曹鹏看来,供应链的稳定意味着减少波动的可能性和幅度,并能更敏捷地应对变化。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供应链各个环节,可以大幅减少上下游供需波动而产生的“叠加效应”,使供应链更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基于数据驱动实现协同提效。
目前,中国数字技术正加快发展,为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升级提供了保障和新技术路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认为,应引导实体企业加速传统供应链数字化改造升级,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开放自身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带动更多实体企业发展,并将供应链数字化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抓手给予重点支持。
加强科技创新
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温,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根本之道,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基本盘”。
苗圩认为,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尽快补齐短板,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全国政协委员、集团董事长冷伟青认为,技术“卡脖子”问题之所以未得到有效解决,与投入长期不足,企业规模小而散等因素有关。他建议,应制定促进关键工业基础件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加强顶层设计。
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智民看来,国有企业应提升创引领和创新能力,在部分社会资本看不到、不敢做、不想做的关键领域,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攻关“卡脖子”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总经理冯兴亚建议,为解决汽车行业芯片“卡脖子”难题,应大力提高国产芯片利用率,在芯片的研发端、应用端以及汽车消费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台针对国产芯片全产业链条的鼓励措施。(完)
相关文章
- 中新网11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振作工业经济再加力。为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2025-07-09
六大行三季报出炉!前三季归母净利润合计超万亿元,“宇宙行”稳居首位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近两年,鹤岗仿佛住在了互联网上,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关注。比如有人用一个奢侈品包的钱去买了一套房;买房的外地人留不下来,又走了;当地不新招公务员2025-07-09-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10月28日,新城控股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年三季度,新城控股实现营收约189.51亿元,同比下降36.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4亿元,同比下降72025-07-09
- 10月26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7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16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市疾控:人员密集场所要建立人员台账新京报讯 据“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26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2025-07-09
房企融资稳了!金融监管“三箭齐发” 支持优质民营房企渡过低谷
房地产市场再度迎来融资的利好消息。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论坛上表示,当前,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2025-07-09- 当地时间10月2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指出2021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主要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均创新高。根据该报告,自近40年前开始系统测量以来,2021年的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