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中国吸收外资增速17.3%,韩国对华投资增长52.8%

中国市场引力不减,前月开放政策落地见效,中国增速增长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吸收
今年前五个月,外资我国吸收外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速。韩国
根据商务部网站14日消息,对华2022年1-5月,投资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前月同比增长17.3%,中国增速增长折合877.7亿美元,吸收同比增长22.6%。外资
从来源地看,韩国韩国、对华美国、投资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2.8%、前月27.1%、21.4%(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中韩双边贸易和投资就有所恢复。“韩国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目前有加快投资的意向,特别是产业投资。”霍建国说。
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此前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稳定增长,主要有中国市场引力不减、开放政策落地见效和投资环境持续优化三方面原因。束珏婷称,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市场规模超大,外资企业看好在华长期发展前景。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
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5.4%。
霍建国认为,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长迅速是一个好现象。“高技术产业涉及到上游的加工或研发,比如韩国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很多都在中国国内,其中不乏合资企业。德国汽车也是如此,中国在汽车零部件上已占据了比较主动的竞争地位。”霍建国称,“特别是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在锂电池和一些主要零部件上,中国都是主要的供应商,这两年出口也比较高,这一部分是是由合资企业贡献的。”
对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攀升,霍建国表示:“从我国吸收外资的结构来看,服务业一直占更大比重,在70%以上。现在和高科技相关的服务业投资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也包括和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也是因为我国目前在极力推动高技术领域的开放,比如金融业。”
束珏婷表示,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开汽车制造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有力带动了引资规模增长。各部门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保障内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延长外籍减免政策等,稳定了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
中国英国商会5月31日发布的《2022年在华英国企业建议书》中表示,中国的市场潜力、金融服务、零售和消费品等众多行业循序渐进的持续开放以及中国的创新潜力和气候承诺,都是企业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的原因。在华英国企业依旧看好中国市场的中长期前景。
中国英国商会主席李安(Julian MacCormac)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举例称,在未来的投资合作方面,英国对能源等领域持乐观态度。
“中国正围绕可持续性和碳中和实施变革,这将为许多低碳解决方案和技术前沿的公司提供机会,这包括英国公司。”李安说,“除此之外,中国在许多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比如医疗保健、技术技能和与教育有关的所有领域。中国要继续创新,就需要提高技能和技术及职业教育。总而言之,在很多领域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乐观,因为中国有需求,而且有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与英国可以提供的领域是一致的。”
相关文章
- 新华社莫斯科8月30日电记者刘恺)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30日报道,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天因病去世,终年91岁。据报道,俄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30日夜间发布消息说,戈尔巴乔夫当晚因长2025-07-06
- 来源:经济日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绰尔河农牧场,工作人员将收获的大豆卸入晾晒区。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豆粕成为眼下养殖业关注的焦点。今年1月至8月,国内豆粕市场均价达每吨4280元,比2019年上涨了12025-07-06
“自救”应成为金融机构应对风险主要方式 易纲重磅发声释放什么信号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近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发表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署名文章。在文中,易纲指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围绕党的二十大确立的金融改2025-07-06连锁药房巨头迈入“万店阶段”,我国药店CR10为27%,相比美国CR2达78%、日本CR10达62.7%,提升空间巨大
连锁药房巨头迈入“万店阶段”“全国门店数突破1万家。”11月初,上海证券报记者在湖南长沙走访中发现,益丰药房一家门店张贴出了相关宣传海报。“今年10月份,我们正式迈入‘万店阶段’。”益丰药房相关人士向2025-07-06-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中钢协是第一个获批试点的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会上,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很快大家就会看2025-07-06
- 来源:北京商报“种地也需要评职称?”11月1日,人社部官方微信发布的《河北石家庄:两名农民获评农民职称》一文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日前出台《石家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