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至2.87亿台 三星、苹果、小米位列前三

8月1日,全球Canalys发布数据显示,手机少至2022年第二季度,出货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至2.87亿台,量减列前是亿台疫情爆发以来,2020年第二季度后的星苹季度最低点。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180万台,米位市场份额占比21%,全球领跑市场。手机少至尽管并非的出货季节性旺季,但苹果(AAPL.US)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然达到4950万台,量减列前市场份额占比17%,亿台稳居第二。星苹(01810)出货量达到3960万台,米位位列第三,全球而OPPO和vivo分别以2730万台和2540万台的出货量跻身市场前五。
Canalys研究分析师RunarBjørhovde表示:“在经历了2021年的短暂复苏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第二轮出货量走低现象,市场需求骤降对主要厂商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三星的年增长率为6%,但较严重的库存问题,尤其是中端机型,导致上一季度出货量下降16%。目前三星针对其低端A系列产品,推出更吸引人的定价策略和大力促销活动,利用成本效益很高的ODM生产方式,刺激大众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三星在高端机型的细分市场侧重于折叠手机和S系列,以此提高在发达市场中的利润。再来看看苹果的表现,得益于北美、中国和欧洲对iPhone13系列的强劲需求,苹果实现了逆势增长。事实证明,在经济衰退期间,高端机型细分市场相对更具弹性,促销活动和多选择的金融分期方案,均有助于提高买家的购买力。”
Canalys分析师朱嘉弢表示:“与上一季度相比,尽管中国头部厂商的全球出货出现新一轮同比下降,降幅高达两位数,但他们仍保持环比上的稳定。”朱嘉弢还表示:“不难看出,中国顶尖企业在经济下行时期关注的战略重点各有不同。小米最近与徕卡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希望通过此举拓展在中国的高端产品组合,更多新产品也将于第三季度亮相。此外,小米还利用其供应链能力不断调整产品升级周期,加快产品在大众市场的上市速度。OPPO在品牌方面大举投资,最近还致力于提高大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识,这些努力不仅让OPPO在欧洲市场的表现稳定,还有效地提升了品牌形象。另一方面,vivo所采取的扩张战略依然谨慎并一以贯之,但仍持续侧重于提高其自有硬件的差异性,例如推出自研的ISP芯片和高性能摄像能力。vivo第二季度在拉丁美洲的增长保持稳定,在竞争激烈的亚太市场重夺其市场地位。
“由于零部件订单正在迅速减少,因而供应短缺不再是最紧迫的问题,现在供应商反而开始担心供过于求的问题。”朱嘉弢补充道:“供应过剩导致关键零部件降价,进而降低了厂商的成本。厂商可以利用好这个机会降本增效,提高下半年新发布产品的竞争力,但这也可能增加渠道中旧机型库存清理的难度。相比供应短缺,目前供过于求的情况更考验厂商的规划能力。”
朱嘉弢还表示:“由于需求疲软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整个智能手机供应链的紧张态势将会加剧。市场也会直面具有异常挑战的商业环境。因此,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厂商与供应链和渠道伙伴合作时,应设法提高透明度和信赖度。虽然各大厂商即将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并有多个节日促销活动,但地缘政治问题、消费者信心下降和胀率等因素,将继续影响大盘未来的市场表现。”
相关文章
巴菲特继续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份 “股神”今年在日投资又大赚?
财联社11月21日讯编辑 潇湘)“股神”巴菲特旗下公司近日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已将其在日本五大商社的持股比例分别提高了逾1个百分点,至6%以上。根据最新披露的持股文件,伯克希尔在的持股比例2025-07-08-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于3月25日-27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出席并演讲。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十九届五2025-07-08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日,市场传言第八代普五简称“普五”)建议零售价已从每瓶1399元上调至1499元,与目前53度飞天茅台的建议零售价持平。经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核2025-07-08
iPhone 14 Max新机概念图曝光:小刘海+后置双摄、天蓝色
不出意外的话,苹果会在今年9月推出全新一代的iPhone 14系列新机,从目前曝光的一些信息来看,该系列会存在一些比较大产品线变化。首先最明显的就是mini机型取消,iPhone 14的两款入门机型将2025-07-08美媒:亚马逊曾考虑向已倒闭的自动驾驶技术项目Argo AI投资数亿美元,但交易最终破裂
彭博11月21日消息,知情人士称,去年春季,曾准备向现已倒闭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投资数亿美元,但由于经济不景气、担忧控制权以及对完全自主驾驶的信心下降,该交易最终破裂。据悉,亚马逊一度计划2025-07-08- 张达/制表 陈锦兴/制图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随着楼市的深度调整,房企间的分化更加明显。近期,在部分资金困难房企忙着保交楼、还债、跟债权人沟通展期、延期发布业绩的同时,部分优质房企——楼市的“好学生”陆续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