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逾六成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私募获正收益

来源:期货日报
2022年资本市场表现低于预期,去年期货全球重要指数全线飘绿,逾成私募作为资本市场的及衍重要机构参与者,净值表现经受了严峻的生品私募收益考验。
全球主要证券市场指数在2022年表现萎靡,策略导致相关的获正股票类基金、组合基金、去年期货多资产策略基金表现都受到影响。逾成但大宗商品市场在年内多个时段趋势相对明朗,及衍因此,生品私募收益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的策略基金产品在2022年整体表现较好。权益市场走弱背后,获正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下行,去年期货驱动部分资金流入债券市场,逾成债券策略的及衍基金产品在2022年整体也表现不错。
因此,过去一年,五大策略私募基金表现分化比较明显。债券、期货及衍生品是2022年平均收益取得正收益的两大策略。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期有业绩更新的17224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2022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8.03%,其中有5080只私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占比为29.49%。具体来看,1049只债券策略产品2022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4.96%,远高于其他策略的收益均值。紧随其后的是1835只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2022年的平均收益率为6.39%。股票策略是五大策略中在2022年表现最弱的策略,11524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产品的2022年收益均值为-13.47%。
从正收益私募基金占该策略私募基金产品总数的比重来看,五大策略中,债券策略仍然是表现最好的,占比近74%。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正收益产品占比也有近64%。其余策略产品占比均不足50%。
不过,随着2022年11月以来人民币开启升值走势,国内疫情防控、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等政策陆续调整或优化,A股、港股逐步开启反弹走势,不少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也在近两个月中开始收复部分失地甚至扭亏为盈。同时,海内外多家头部金融机构也开始积极看多2023年的A股和港股市场。有行业人士认为,股票策略私募基金或能在2023年一扫过去的阴霾。
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此前表示,2022年的市场下跌其实是正常现象,因为几乎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因素发生,这就导致市场在90%以上的时间内是滞涨的。但如果惧怕这些事情而不去投资,就会错过市场占比很少的上涨时间。展望2023年,他表示自己的投资方向会是在过去三年出现“大问题”的行业,这些行业其实是对股市最大的利好,是支持股市走出牛市初期的基础。其中房地产本身是一个大的行业,也有很大前景,在过去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已经经历了深度调整,现在正处于“冬天”,自己对房地产的态度也从过去的规避转变为关注。
作为私募行业的龙头,2022年112家百亿私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92家私募管理人平均收益为-7.16%,正收益百亿私募占比26%。
但也不乏近两年都取得了正收益的百亿私募。连续两年均取得正收益的白鹭资管坚持多策略理念,股票、CTA、期权三大硬核子策略持续迭代。展望2023年,他们认为股票和期货迎来更多机会。目前疫情、地缘冲突等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消除,A股市场情绪正在明显修复,对于Alpha策略未来表现有了更多信心。同时,期货市场也处于近年来波动极低的位置,给未来波动上行留足了想象空间,这是对CTA策略发挥非常有利的环境。
百亿私募慎知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余海丰认为,2023年A股和港股会温和上涨,上涨的幅度取决于各种政策,疫情因素相对变得次要。投资方向上,相对看淡海外需求驱动的品种,相对看好内需相关的品种。
此外,黑翼资产认为,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和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信心逐渐修复,成交也开始修复,后市有望振荡企稳反弹,将利好量化交易。
相关文章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2025-07-08
- 华尔街见闻 龙玥“在我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以及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等因素支撑下,外资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2022年底,外资在中国债市波动加大之际逆势买入,12月增持人2025-07-08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本周,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的披露达到一个“小高峰”。截至2023年1月192025-07-08
-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简称“惠民保”)继续掀起参保热潮。11月7日,2023年“清远惠民保”升级上线;11月15日,2023年“广州惠民保”正式开放投保……11月以来,全国多地升级2025-07-08
- 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表示,高盛(GS.US)在进军消费者领域方面过于激进,“做得太多、太快”,这导致其第四季度收益低于预期。Solomon称:“很明显,我们的季度表现令人失望,我们试图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