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三年翻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有哪些重点

  发布时间:2025-07-06 19:21:4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383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17亿元11月9日,上海璎黎药业申报的1类创新药林普利塞获批上市。除此之外,今年上海获批的1类国产创新药还有3个。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 。
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产业383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17亿元

11月9日,上海璎黎药业申报的规模1类创新药林普利塞获批上市。除此之外,年翻今年上海获批的番上1类国产创新药还有3个。

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海生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数据翻番,物医产业规模从2019年的药产业未有重383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7617亿元。今年在疫情的产业影响下,前三季度产业规模仍有4.6%的规模增长,规模达6166亿元。年翻

11月14日下午,番上第二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称“产业周”)开幕,海生上海市产医融合创新基地举行了授牌仪式,物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为首批基地。药产业未有重此外,产业8家企业在现场获授首批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证书。

“举办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办会,更是为了打造一个重要的平台。举办生物医药产业周是助力优化上海乃至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整体能级。”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表示。

金叶子/摄

创新策源

从最早的跨国药企集聚,再到如今诞生一批本土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如今,上海也在瞄准原始创新方面的突破。

作为最早一批来浦东张江的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他此前告诉第一财经,从历史眼光来看,中国药物研究走过了两个阶段,正在向第三个阶段——原始创新阶段进军,也就是不但要有新药,还要有自己原创的药,所谓First-in-class的药。而上海生物医药的发展方向,目前就需要有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在14日下午的开幕论坛上,陈凯先在圆桌论坛环节透露,全世界一年研发的成功的新药大概几十个,多的年份是七八十个,少的年份三四十个,中国一年能够达到二三十个,“可以说我们在国际新药研发总盘子中已经达到相当强劲发展的态势”。

“麦肯锡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分析国际新药研发的水平,中国和日本和西欧这些发达国家共列在世界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一年研发的新药占世界一半以上,中国现在已经进入第二梯队。按照研发新药数量的比重来讲,中国在第二梯队国家中间名列前茅。当然中国现在的研发还有不足的方面,新靶点、新作用机制的原始创新药还少,这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陈凯先说。

14日开幕式圆桌论坛

数据显示,2017至2021年,上海共有15个创新药获批上市,440个III类医疗器械首次获得注册证,48个创新器械产品进入国家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在11日的发布上透露,截至今年10月,上海共有143个I类创新药获批进入临床。另一方面,产业创新政策制度环境日益优化。下一步,上海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包括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临床研究和转化能力建设、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氛围和环境建设。

例如,加快布局实施糖类药物、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药物、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关键核心技术、重要器官精准蛋白质图谱等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前瞻布局细胞治疗等创新药物、高端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以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积极支持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等25个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医学科技创果转化。

产业生态

除了创新策源,“十四五”期间,上海对生物医药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倍增至1.2万亿。万亿产业目标背后,生物医药生态圈值得关注。

去年首届国际生物医药周期间,默克首个全球联合创新协作平台——默克上海创新基地在上海张江投入运营,默克方面表示,上海创新基地的开幕是默克“根植中国,服务中国”本地化发展战略的又一里程碑,也表示今年将持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默克中国总裁安高博(Allan Gabor)在第五届进博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药物创新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监管环境的持续改善为中国更快批准创新药物铺平了道路。中国的制药行业正在朝着高质量和以创新为重点的发展方向进行重大转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近年来新药和临床试验批准激增的原因。

上海的产业部门也制定了覆盖“研发+临床+制造+应用”产业链的政策举措,推进“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

就在今年,上海今年出台了2022版产业地图,进一步优化了“3+6”新型产业体系布局。其中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推出了生命蓝湾、东方美谷、湾区生物医药港等7个特色产业园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1.2万亩,可租售物业面积570万平方米。

“去年生物医药产业周上签约的86个重点项目,加快在这些优质载体空间上落地,实现了‘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特别是生命蓝湾近两年集聚了全市40%的生物医药项目。我们希望通过本届产业周,创造生物医药领域更大的投资机遇和合作空间。”吴金城说。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透露,今年以来,上海市新开工重点项目32个,投资金额近80亿元,这些项目预计未来可新增超200亿产业规模。今年6月,在全球投促大会上签约生物医药重点项目42个,总投资额368亿。在刚刚闭幕的第五届进博会期间,又新签约一批重大项目。“接下来,在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间,各区、特色产业园区还将签约落地一批生物医药重点项目。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跟产业发展前沿方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更多优异成绩。”

  • Tag:

相关文章

  •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壹连科技,还有独立性吗?

    创业板排队公司深圳壹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壹连科技)已进入问询阶段,公司一轮问询连遭24问,目前正待回复监管二轮问询,保荐机构为。壹连科技是一家集电连接组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品及
    2025-07-06
  • 上海6月1日后加快全面复工复产,三阶段时间表这样安排

    无疫情风险区域内企业与小区间正常通行;有疫情风险的企业或小区继续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居家办公。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上海继续分步骤推进企业复工 。第一财经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2025-07-06
  • 白宫:拜登未打算与埃尔多安讨论北约扩张的反对意见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据卫星社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当地时间19日表示,在安卡拉对北约扩张担忧背景下,美国总统拜登在现阶段未计划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进行沟通。报道称,沙利文一个
    2025-07-06
  • 科学家首次将AI元学习引入神经科学 有望提升脑成像精准医疗

    近期,中外科研工作者合作的一项技术成果在神经生物学顶级期刊《自然·神经科学》上发布。这项研究首次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元学习方法引入神经科学及医疗领域,能在有限的医疗数据上训练可靠的AI模型,提升基于脑成像
    2025-07-06
  • 工业产品将有“身份证” 扫码即可溯源查真伪

    来源:北京商报11月20日,在武汉召开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工信部进行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发布仪式,这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顶层架构全面建
    2025-07-06
  • 真我首款平板官宣!真我平板X实力登场 5月26日发布

    预热多时,5月20日,realme官方终于正式官宣了realme首款平板:真我平板X。“超清大屏,实力登场”,realme官方介绍称:真我平板X是真我首款平板,是新势力,更是“真实力”。真我平板X将在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