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这位一生致力于坦克研制的院士走了

  发布时间:2025-07-09 08:46:2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教授级高工王哲荣,因病于5月31日晚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6岁。2022年以来,共和国至今已痛失14位两院院士。他一生致力于坦克研制王哲荣 。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巨星中国工程院院士、陨落于坦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位生教授级高工王哲荣,致力制的走因病于5月31日晚在北京301医院逝世,克研享年86岁。巨星2022年以来,陨落于坦院士共和国至今已痛失14位两院院士。位生

他一生致力于坦克研制

王哲荣院士是致力制的走我国坦克车辆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克研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自主创新的开拓实践者。承担并主持过多种不同类型坦克车辆研制,巨星任99式坦克副总设计师兼总体组组长,陨落于坦院士99A坦克演示验证总设计师,位生北京理工大学双聘院士、致力制的走顾问教授、克研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

“我们自己搞坦克,得把洋拐棍丢掉!”

“我们自己搞坦克,得把洋拐棍丢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哲荣院士面对镜头硬气地说,这句话是他一生坚守的信条。

20世纪60年代初,组织上决定派王哲荣参与一代“121中型坦克”(即69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工作。王哲荣欣然领命,告别家人,只身来到包头。他白天画图纸、搞设计,晚上到车间去研究坦克每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将各种零配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加工尺寸等牢记在心。这样没日没夜,甚至没有春节假期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十几年。

经过艰苦攻关,1974年王哲荣圆满完成研制任务。69式中型坦克成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国内第一代中型坦克。

他迫切希望设计出更先进的坦克

成绩没能使他止步,相反增加了他心头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1974年至1984年,王哲荣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燃气轮机试验坦克,又在无任何图纸的情况下,用不到一个月时间,主持完成引进项目“64式坦克”复装、试验和对其设计思想、技术特点的分析,主持编译出版《64式坦克技术说明与使用指南》。

99式坦克的每次测试都不缺席

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坦克之间还在彼此误伤时,王哲荣他们已经研制出领先世界的坦克敌我识别系统,但他们并未满足。

随着研制思路逐渐清晰,99式坦克的研制团队以极具魄力的胸怀和胆量向着科技尖端迈进,他们将以极具超前的眼光完成未来的“陆战之王”。

△图片来源于《国家记忆》

最终,主要由我国自主研发的99式主战坦克横空出世。在坦克火力、防护和机动性这三项重要指标的综合评比中,可与美国M1、德国豹2、日本90式等世界先进水平坦克相抗衡。

除此之外,99式坦克还采用了新型防护系统、新型火控系统、自动装弹机等,这些中国坦克研制从未涉足的领域,新技术多达几十项。最终实现了我国主战坦克从仿制仿研到自主研发的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坦克装甲车辆总体技术的国家之一。

△图片来源于《国家记忆》

人们记住了这位巨星

99式主战坦克是王哲荣的骄傲,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

多年来,他一边搞理论研究,一边结合科研与工程实践编写出版《在创新中发展的坦克装甲车辆》《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大纲》等论著,为我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让中国坦克“丢掉洋拐棍”的诺言,王哲荣院士说到做到。王哲荣的所作所为,让人们记住了这位研究了一辈子坦克的“国之脊梁”。

△1999年10月1日,首次公开露面的99式三代主战坦克气势恢宏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图片来源于《国家记忆》

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4位院士

2022年以来,共和国至今已痛失14位两院院士。

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毛用泽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陈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岁。

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动物营养学家张子仪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焊接专家潘际銮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张奇斌 张媛

策划丨刘峻廷

  • Tag:

相关文章

  • 2025年前,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累计推广突破1万辆

    为推动交通领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2023年前,北京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此外,2025年前,全市力争建成并投运加氢站74座。《北京市
    2025-07-09
  • 河南村镇银行取款难案 一批嫌犯落网

    每经记者 宋戈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星 河南4家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再迎新进展。6月18日,许昌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2022年4月19日,许昌市公安机关依法对河南新财富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
    2025-07-09
  • 下周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前瞻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19日消息,下周影响市场的重要资讯有:下周共有84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1年期和5年期LPR将公布新数据,下周将有7只新股发行。【重磅新闻】
    2025-07-09
  • 鲁比尼:不要下注于软着陆

    2021年,关于全球经济前景大讨论的焦点是,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不断上升的通胀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主要中央银行和大多数华尔街研究人员都属于“暂时队”。他们将此问题归因于基数效应和暂时的供应瓶颈,这意味
    2025-07-09
  • 金融街论坛热议金融科技:如何促循环,实现全球经济合作共赢?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深入,金融科技在提高金融的普惠性、韧性,甚至社会保障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创新和金融竞争的一大焦点。随着国际金融科技市场的高速增长,无序竞争和国际金融安全风险
    2025-07-09
  • MUJIN株式会社董事刘欢:打价格战只能收到短期收益,既消耗资源又消耗行业信心

    2022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22届年会于6月10日-11日举行。在“数字化的智能方案”论坛,MUJIN 株式会社董事、牧今科技总经理刘欢分享讨论。在谈及怎样给客户创造价值时,刘欢表示主要是两方面。
    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