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集团再闯港交所 深陷扩张与亏损怪圈

■ 继2021年11月4日首次赴港递交上市申请等来“失效”的集团结果后,1月20日,再闯张亏KK集团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港交冲击港股“潮流零售第一股”。所深损怪
■ KK集团表示,陷扩募资将主要用于门店网络的集团扩张、供应链优化和零售基础设施建设。再闯张亏不过,港交KK集团的所深损怪业务模式也在市场上存在一定争议。招股书显示,陷扩极速扩张之下,集团KK集团近四年累计亏损超6亿,再闯张亏负债总额更是港交连年攀升。
■ 陷入扩张与亏损怪圈之中的所深损怪KK集团,此时IPO究竟能否有结果?陷扩
1
极速扩张的KK集团
KK集团创始人为80后吴悦宁。2014年,吴悦宁在东莞创办了一家进口商品集合店KK馆,主要经营零售美妆、零食、个护等进口快消品。后发展至今,其中,美妆品牌THE COLORIST以及KKV都受到市场较多关注,KK集团也围绕这两个品牌进行了快速扩店。
为什么THE COLORIST与KKV能受到市场关注?
THE COLORIST的特点在于店面新颖,比如店面独特的美妆蛋彩虹墙设计成功吸引不少年轻消费群体。招股书显示,门店主要提供国内和进口的大众和轻奢化妆品品牌,涵盖七个品类超过2600个SKU。而KKV的特点在于“够大”。品牌有超过20000个SKU,涵盖食品、日用品等各种核心生活用品类别;面积从300平方米到3500平方米不等。
宽敞的门店面积、丰富的SKU、别致的装修风格,再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产生裂变式传播,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前去打卡、购物。
从门店扩张速度来看,2019年门店总数量为211家,2020年增至556家,2021年增至721家,截至2022年10月31日总门店数量为701家。在增速最快的2020年,KK集团每天约有一家成功留存下来的门店诞生。
KKV和THE COLORIST依旧是KK集团目前主要的发力方向。
截至2022年10月末,KKV、THE COLORIST、X11和KK馆,分别拥有383家、207家、50家、67家门店。与此同时,今年计划新增270家门店,其中包括约200家KKV门店、40家THE COLORIST门店和30家X11门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10月末的门店数量相比2021年有所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加盟商数量的减少,而KK集团“接手”了大部分加盟商门店,因此其自有门店依然保持较高增速。
招股书显示,2021年,KK集团的加盟店缩减至357家,2022年前10个月,加盟店数量更是缩减至145家,减少了212家。同期,自营门店从364家增加至556家,新增了192家。
总的来说,KK集团紧盯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年轻人注意力后开始快速跑马圈地。但由于行业门槛并不高,再加上如今加盟商纷纷“撤离”,这会否为企业后续发展埋下隐患?
2
深陷亏损怪圈
从营收来看,2019-2021年及2022年前10个月,KK集团的收入分别为4.64亿元、16.46亿元、35.24亿元、30.67亿元。收入增速有所下滑,2022年前10个月,同比增长仅1.6%。
从四个细分品牌来看,2022年前10个月,KKV、THE COLORIST、KK馆和X11分别为KK集团贡献了65.3%、17.3%、4.1%和7.0%的营收。而四个品牌中,除了KKV外,其余三个品牌发展现状都不容乐观。
首先,THE COLORIST,其2022年前10个月实现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滑,对总营收的贡献也明显下降。
此外,THE COLORIST的开店速度快,关店速度也快。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前10个月,KK集团分别开设了223家、63家、7家新COLORIST门店;然而,2021年和2022年前10个月,关店数量分别高达44家及45家,两年关店数量占2020年新开门店的40%。
招股书称,这些THE COLORIST门店关闭,是因未能达成业绩目标。这或许也表示,KK集团快速扩张的策略在美妆领域并不算顺利。
其次,KK馆业务同样并不景气。招股书显示,其营收从2021年的3.57亿元一路下降至2022年前10个月的1.26亿元。
X11是KK集团2020年推出的新潮流零售品牌,或许是吸取了THE COLORIST扩张受挫的教训,截至2022年10月,X11门店只开了50家,占比较小。
亏损方面,2019-2021年及2022年前10个月,KK集团录得经营亏损8860万元、1.425亿元、2.375亿元及1.596亿元。可以看出,报告期内,KK集团经营亏损持续扩大,累计亏损超6亿元。
此外,KK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也正在持续恶化。2019-2021年及2022年前10个月,KK集团的负债净额分别为7.12亿元、27.10亿元、81.72亿元及81.53亿元。截至2022年前10个月,KK集团的负债总额为138.10亿元。
相较于负债,KK集团的账上现金同样捉襟见肘。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0月31日,KK集团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33亿元、1.68亿元、4.66亿元、4.63亿元。
按照过往几年的经营现金净流出速度,KK集团融资或已迫在眉睫,否则可能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3
潮流零售的不易
KK集团所做的潮流零售生意,模式存疑,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
首先,从成本角度看,截至2022年10月,其门店销售商品接近90%来自第三方品牌。这就意味着KK集团对于大部分商品并没有绝对的产品定价权与采购成本的控制权,使得大多数产品毛利率较低。
另外,由于KK集团旗下门店面积偏大,SKU数量偏多,这就意味着除了需要支付更多租金费用外,企业对于库存与管理经营的成本支出也较高。
其次,从复购率看,KK集团搭上了新零售的快车,通过迎合年轻群体的偏好,吸引了消费者注意力与资本注意力。但正因如此,KK集团旗下门店,都难免被贴上“网红”标签。这个标签或许有助于品牌迅速走红,但是新鲜感过去之后,KK集团还需要思考,靠什么来留住消费者。
这些都是看似火热的KK集团,不得不面对的难解问题。毕竟线下实体店之路并不好走,而KK集团在渠道以及定位上都不易于控制成本,复购率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最后,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一份报告显示,以GMV(商品交易总额)计,2021年国内潮流零售市场CR5(业务规模前五名)约为14.9%,KK集团市占率约为1.8%,很明显KK集团并未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KK集团的一大竞争对手是坐拥超5000家门店的名创优品(MNSO.US),但名创优品的成本控制要优于KK集团,在迅速扩张下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即将上市的KK集团将走向何方?或许应该看到,KK集团近年来不断增长的营收背后,已经出现极速扩张的不良反应。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相关文章
-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 2022年,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改变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和路径。在此过程中,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以向上之姿迅猛发展。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汽车销量约为712025-07-09
- 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运行总体稳定新视点)片区南港码头,上千台三一挖掘机列队集结。“产品日益受到海外客户认可,5月以来,我们仅在南港码头就发出10多艘货轮的挖掘机。”三一物流国际业务部负责人黄栋高兴地说。2025-07-09
广州国家版本馆“文沁阁”:借鉴岭南经典建筑镇海楼 打造传世之作
溪水萦绕、古树婆娑、书香绵绵,步入广州国家版本馆“文沁阁”,岭南之美扑面而来。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层次递进,既传承了中华传统礼轴形制,又将岭南园林融入其中,它以传世经典的中华文化殿堂形象与世人见面。“整2025-07-09-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周二报告称,由于通胀飙升推高了住房和汽车相关的债务,美国二季度家庭债务首次攀升至16万亿美元以上。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家庭总负债16.15万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3120亿美元,或2%2025-07-09
韩总统办公室:特斯拉将扩大与韩合作 马斯克计划在亚洲再建一厂
财联社11月23日讯编辑 周子意)据韩国总统尹锡悦办公室周三透露,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愿意扩大与韩国企业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据韩国总统办公室称,马斯克与尹锡悦举行了一场线上会议。会上,马斯克透2025-07-09-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李强 董静怡 北京报道“史诗级妖股”尚乘数科成为市场的热议话题。在登陆美股后半个月后,尚乘数科股价一路暴涨,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美元。一家人数规模仅50人、营收不到2亿的中概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