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黑诊所”违法做流产手术,曾把男婴说成女婴打掉

从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获悉,把男严某和桂某涉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婴说婴打已被批准逮捕。黑诊所医生张某涉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被取保候审。
没有资质的“黑诊所”藏身居民楼
今年6月,南京市秦淮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收到安徽凤阳县、宿州市、合肥长丰县等多地的公函,称多名安徽女子在秦淮一家私人诊所做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流产手术。
秦淮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介入调查,7月在秦淮区检察院的建议下,将案件移交给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

7月28日,警方来到这家藏身在居民区二楼的“黑诊所”。“黑诊所”是三室一厅,摆放着B超机等各种医疗器械、几张病床。有4名大月份孕妇已经做完流产手术,坐着、躺着休息。警方当场将护士桂某抓获,此后老板严某、医生张某经电话通知到案。
46岁的南京人严某承包了秦淮区一家社区医院的妇产科,每月支付“管理费”约2万元,雇用3个医生、一个护士。这妇产科按规定只可以做怀孕10周以内的流产手术。
而超过14周、需要流产的特殊情况,孕妇要拿着计划生育相关证明,去有相关资质的大医院才能做手术。至于B超鉴定胎儿性别,是国家严令禁止,除非医学需要等特殊情况。
然而,赚钱心切的严某,想到暗度陈仓的办法。他又开了一家毫无资质的“黑诊所”,就在严某自家的房子里。他让妇产科医生把这些大月份孕妇,转手介绍到“黑诊所”。
严某雇用了医生张某和护士桂某到“黑诊所”。65岁张某是安徽六安市一家卫生院退休医生,42岁桂某原是江苏宿迁一家医院助产士。两人在毫无资质的“黑诊所”里,用B超机鉴定胎儿性别,用利凡诺打针来引产,并喂药米非司酮等,再进行清宫手术、挂水等。每单收三四千元,如果对方好谈钱,就多收点,有人甚至被收了8000元。相应地,张某每月收入8300元,桂某每月收入7000元。
“黑诊所”开张的半年多来,慢慢“打”出了名气,经妇产科医生或熟人介绍,不少邻省的安徽孕妇上门,一些在南京打工的外地孕妇也来了。有的孕妇已经生了两三个女孩,这回还想要个男孩,于是上门鉴定胎儿性别,发现是女的,就打掉了;有的是意外怀孕,在这里打掉了;不少孕妇已经怀孕五六个月,甚至有怀孕七八个月的,也打掉了。
令人吃惊的是,桂某是一名助产士,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证书。张某是妇幼保健方向的医生,有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可做14周以内终止妊娠(流产)手术。但这个证书,早在2010年就过期了。
医生张某笔记本上有上百位孕妇名单
就在这样一个毫无资质的“黑诊所”里,两个没有相关资质的人互相配合,忙着一单单手术。如果有大出血等突发状况,很容易出现死亡事故。
据护士桂某称,一个月有十几二十单流产手术。在医生张某的一本笔记本上,记载着100多名被流产的大月份孕妇。目前,已有19名孕妇指认曾来这家“黑诊所”做流产手术。
除了在“黑诊所”接单,老板严某还安排车辆在外面流动操作,车里有便携式B超机。车停在地铁口或车站等地方,孕妇可以很快地做完B超确定是男是女,收费500~600元。有些孕妇知道是女婴后,再到“黑诊所”做流产手术。有时候,“黑诊所”还提供上门服务,让工作人员 上门用B超机鉴定胎儿性别。为了做生意,“黑诊所”人员还曾把男婴说成女婴,给打掉了。
归案后,严某一开始称“不管是钱还是人,都跟我没有关系”。他还称,自己不是医生,所有病人的事情他不太清楚。而医生张某和护士桂某都承认是严某雇用的。
医生张某交代,自己知道不能做怀孕14周以上的流产手术,是为了想多赚钱。其称,她老伴瘫痪、老年痴呆,有脑梗、心梗,她本人也有糖尿病。
办案检察官对澎湃新闻说,一开始以涉嫌非法行医立案,考虑到做流产手术暂时没有发现造成严重后果,后以涉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追究他们三人的责任。严某和桂某已被批准逮捕,医生张某被取保候审。目前,此案正在审查起诉中。
相关文章
- 全文1546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刘昀昀 校对/吴兴发▲2022年11月23日,京客隆劲松店工作人员正在给蔬菜区上货。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目前,首都防控工作正处于最关键2025-07-09
缺货程度堪比首发!iPhone 14 Pro发货已延期至2023年
如果你双十一抢了iPhone 14系列,可能赚到了。目前电商节刚刚过去,iPhone 14全系就开始严重缺货,渠道价格一路上涨,Pro版已经最少要加价1000元。然而目前苹果不但没有解决供应问题,反而2025-07-09潘功胜:可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
财联社11月22日讯记者 徐川) “在各方不懈努力下,我国金融科技整体竞争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移动支付、数字信贷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今日2025-07-09- 封面新闻记者 余思函 实习生 金涵线上“社牛”、线下“社恐”,身为互联网原住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给自己贴上了“社恐”的标签。此前,据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2025-07-09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11月23日,小米集团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总收入达人民币705亿元,同比下降9.7%;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1亿元,同比减少59.1%,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2025-07-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徐金忠 见习记者 王鹤静今年以来,基金机构频频出手自购。近期受债市震荡影响,债基出现大面积回调,基金机构纷纷自掏腰包,大笔购入债基。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自购除了提振市场信心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