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穆:为什么说中国经济韧性强

蒋永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蒋永经济尤其是什说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中国复杂性、严峻性上升,韧性稳增长、蒋永经济稳就业、什说稳物价面临新的中国挑战。如何顺利实现“扎实稳住经济”的韧性明确要求,成为大家关注的蒋永经济一个重要话题。必须充分认识到,什说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中国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韧性潜力足、蒋永经济长期向好的什说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中国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
中国经济韧性强源于显著的制度优势。中国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根植于中华大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是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制度支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进一步看,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于其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治理效能,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国民经济循环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良性循环,确保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实现高水平动态平衡。
中国经济韧性强源于强大的供给能力。生产决定消费。强大的生产能力是中国经济韧性强的重要体现。2021年,中国经济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雄厚的物质基础既奠定了经济韧性强的根本,也构筑形成了强大的人力资源韧性、产业体系韧性、科技实力韧性等。从人力资源看,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与此同时,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18亿人,正在形成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从产业体系看,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制造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从科研实力看,科研投入和产出不断增加,自主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目前,我国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已产出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深空探测实现了重大跨越,“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研制成功,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2021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
中国经济韧性强源于旺盛的需求潜力。超大规模市场的规模性和多样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优势。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由“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教育、文化、娱乐等发展型消费在消费中的比例呈现不断提高趋势。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通过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既促进做大“蛋糕”,又把“蛋糕”分好,推动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这些都有利于进一步释放中国消费潜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作者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相关文章
11月22日银行早报:央行银保监再放住房信贷支持信号,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五地开售
1、公司动态用户反映称,其通过飞贷平台申请贷款,除还本付息,另需支付管理费、综合费等多项服务费,最终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6%业内人士表示,若贷款综合成本达到36%,或许是经过贷款机构精心计算的收费费率,2025-07-08-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 记者今天从中国民航局了解到,2022年全年,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07.6万吨,恢复至疫情前的46.3%、38.1%、80.7%。今年,民航将按照2025-07-08
- 韩国《亚洲日报》1月5日消息,韩国著名婚介公司Duo面向全国1000名25岁至29岁的未婚男女进行《生育意识报告》问卷调查,于5日公布的结果显示,45%的未婚女性表示不愿生育。35岁至39岁的女性和年2025-07-08
- 中证网讯记者 张勤峰)“近期债券市场震荡加大,主要是由于市场多重预期调整,叠加11月初资金面一度偏紧,多因素共振放大短期波动甚至出现超调。”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银行间市场2025-07-08
- 逾110家公司披露年报业绩预告,电子及设备行业表现较好暂居两市“预增王”,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1倍。A股2022年年报披露拉开大幕,“绩优好学生”习惯于早早发布全年业绩预告。目前沪深两市已有百余家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