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撕裂下 达沃斯热议“去全球化还是再全球化”

编辑/高涵
“近年来,地缘将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政治纽带已经破裂,全球化究竟走到了尽头还是撕裂正在复苏?”
当地时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以下简称WEF)“去全球化还是下达再全球化”的分论坛上,主持人抛出这一尖锐的热议问题。
当前,去全球化全球俄乌冲突正在加速撕裂全球化的还再化纽带,时隔三年再聚达沃斯,地缘各国嘉宾不得不应对一个正在“去全球化”的政治、更加脆弱的撕裂世界。
在这场分论坛上,下达匈牙利外交部外交和贸易部长Péter Szijjártó表示,热议我们正处于所谓的去全球化全球“冷战2.0”中,并强调,还再化俄罗斯是地缘世界的一部分,西方不应该关闭与俄罗斯的沟通渠道。本场分论坛主持人、欧亚集团主席Ian Bremmer则表示,当前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都一致认为,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的去全球化。
如何解读去全球化的根源?全球化会在今年重启吗?会场之内,嘉宾们在寻找答案,会场之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线丹麦奥尔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政治与社会系华裔教授李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在邦,共同探讨。
图片来源:达沃斯论坛官网在以“去全球化还是再全球化”为主题的达沃斯分论坛上,匈牙利外交部外交和贸易部长Péter Szijjártó和来自牛津、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格森在论坛上直言,全球化在2017年左右已经到达了顶峰。
Péter Szijjártó则表示,世界当前处在所谓的“冷战2.0”中,他表示,“俄罗斯是世界的一部分,西方不应关闭与俄罗斯的沟通渠道。”他指出,冷战时期,中欧国家就是最大的受害者。“而现在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去全球化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本届达沃斯论坛召开前不久,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该报告显示,在背景多元的全球专家网络中,有五分之四的专家表示,未来两年全球形势会持续动荡。
报告称,世界正面临错综复杂、相互关联的各种挑战,全球分化的趋势着实令人担忧。过去几年中,全球合作的水平不断降低,而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影响更加速了这一趋势。
“从一个较长期观点看,上个世纪美苏冷战后的全球化乃是一个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国际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王在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在邦指出,2012年8月,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应该是全球化接近成功的重要标志,但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使国际关系紊乱,被视为冷战后全球化进程的逆转。“目前的情况是,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进行了全面制裁,完全摧毁了俄罗斯与全球经济领域的相互依赖。”
对此,丹麦奥尔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政治与社会系华裔教授李形向记者分析称,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仅是伤害俄罗斯那么简单,这也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全球化问题。
王在邦认为,在未来,不仅仅是国际能源格局面临重组,国际货币关系的去美元化也是俄乌冲突的重大后果之一。
分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我们正在基于地缘政治的全球对抗状态,而不是全球合作。”匈牙利外交部外交和贸易部长Péter Szijjártó在这场分论坛上说道。
在王在邦看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欧甩锅,把自身产业空心化污称是全球化所带来的,美欧精英不反思自身政策,却渲染是其他国家抢了他们的饭碗,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然而, 他们却忘记了全球化恰恰是他们在冷战后竭力推动的。
对此,王在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目前全球化受挫的根源,正是今天的美欧正在经历经济价值观扭曲的折磨。一方面,市场经济,以契约精神和商业信誉为基础的世界体系是西方梦寐以求的。“另一方面,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习惯了享受霸权所带来的红利,对世界产业结构的历史性变迁缺乏思想准备,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却放弃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
李形向记者分析道,“冷战结束后,西方驱动的全球化使市场资本主义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体系,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世界结构,其特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嵌入。”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各国间相互依赖已经根深蒂固,凭借部分或者少数精英的愿望就要开历史倒车,其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王在邦强调,“俄乌战争撕裂全球化纽带,反映出来当前国际关系的一个根本矛盾,即地缘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到底哪一个将主导未来世界发展。”
李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从俄乌冲突中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就能看出,一些欧盟国家只对俄罗斯实施了选择性制裁,而另一些国家则拒绝加入制裁,特别是那些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国家,不会冒着对自己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以捍卫其所谓的‘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他认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已经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形式,自由主义下的全球化也成为了西方用来维持和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工具。
在历经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后,全球化将何去何从?
Péter Szijjártó在达沃斯分论坛上呼吁各方之间应相互尊重,客观事实不能被政治操作或意识形态所覆盖,“即使在从根本上不愿意相互交谈的各方之间,也要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如果我们放弃全球交流,全球合作也将终止。”
王在邦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地缘政治逻辑主导,世界必将分裂,全球化至少将告一段落;如果市场逻辑主导,我们今天看到的全球化现状就只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曲折或调整。
相关文章
易会满重磅发声,中字头板块大涨!中金研报: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中枢有提升空间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王砚丹 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了重磅发言。其中,他提到,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2025-07-08- 来源:经济日报经济日报海口9月5日讯记者王伟、潘世鹏)8月份以来,面对新一轮疫情,海南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推进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在精准纾困谋划经济发展方面不断2025-07-08
- 新华社纽约9月6日电国际观察)产油国稳价意图明显 国际油价下跌阻力增大新华社记者刘亚南随着近几周国际油价显著回落,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5日决定10月小幅减产,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10万2025-07-08
社科院尹振涛:金融科技可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可行性、可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青岛报道日前,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腾讯安全联合主办的“金融服务新市民,如何克服风控难关”研讨会在青岛召开,这也是“共建金融风控科技”系列闭门研讨会第二站。中国社会科学院2025-07-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鲜明特色,民营经济也向更加注重“量质并重”的高质量发展稳步转型。但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民2025-07-08
- 9月7日,黑龙江大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年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兰立军介绍:为落实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公告要求,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用户生活用水需求,大庆市水务集团按照《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