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宏观:“双碳”的变与不变&最新政策汇总(碳中和系列六)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双碳刘安林 朱慧
在前期报告《》(截至2月上旬)的国盛基础上,本报告对中央、宏观汇总和系部委、不变各省、最新政策行业政策予以更新(截至5.15),碳中并梳理“双碳”政策的双碳核心变化。
核心结论:近期“双碳”延续纠偏、国盛不搞“运动式”,宏观汇总和系更注重稳增长、不变安全、最新政策有序发展,碳中碳市场扩容、双碳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进度放缓,国盛不过,宏观汇总和系“双碳”总目标未变,各省市各行业持续推进、但进度不一。
1、中央/各部委:持续纠偏,突出稳增长、安全、有序发展;碳市场扩容、碳减排工具等进度放缓
“双碳”政策继续纠偏,更注重稳增长。
碳市场扩容可能暂缓。
碳减排支持工具持续推进、规模略低于预期。
2、各省市:地方“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因禀赋差异,各省推进节奏不一、也各有侧重
截至5月中旬,已有江西、广西、湖南等10省公布了地方碳达峰行动方案(截至2月上旬为8省,新增江西、广西)。
贵州、山东等6省已出台部分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浙江、黑龙江等2省公布“双碳”保障方案(均属“1+N”政策体系中“N”的范畴)。各省依据自身情况,节奏、侧重存在差异。
3、各行业: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基调未变,能源、钢铁行业继续纠偏
大类行业看,能源领域改革更加强调“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有序推进”。
细分行业看,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基调未变,但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实现时间推迟5年至2030年(征求意见稿为“2025年率先达峰、2030年碳排放降低30%”)。
后附:最新各部委、各省市、各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及现有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比梳理表。
正文如下:
一、中央/各部委:持续纠偏,突出稳增长、安全、有序发展;碳市场扩容、碳减排工具等进度放缓
“双碳”政策继续纠偏,更注重稳增长。4.10《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3.5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综合看,近期“双碳”政策延续1.24政治局集体学习、12.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会议基调,更强调要稳增长、有序、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等。
碳市场扩容可能暂缓。3.10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电力、建材等8大重点行业中只要求电力企业上报碳排放核查、并明确碳排放配额分配登记时间,建材、钢铁、有色等其他7大行业未对碳配额分配时间做出要求,意味着其他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可能暂缓(此前市场预期建材、有色可能纳入全国碳市场)。
碳减排支持工具持续推进、规模略低于预期。按照央行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Q1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两项工具分别发放资金530亿、198亿,合计728亿元;相比此前市场预期仍有较大差距(市场预期2022年可能达到万亿以上)。
其他可重点关注的政策变化:3.22发改委强调“‘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意味着短期保供将是政策重点);财政部提出“研究出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此前财政领域对“双碳”发力不多);工信部继续强调“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稳妥、科学、有序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
二、各省市:地方“1+N”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因禀赋差异,各省推进节奏不一、也各有侧重
截至5月中旬,已有江西、广西、湖南等10省公布了地方碳达峰行动方案(截至2月上旬为8省,新增江西、广西)。结构上,10省行动方案均与国家方案一致(均包括总体目标、清洁能源、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碳汇及配套措施等章节);内容上,强调控制传统能源消费增长,但又明确传统能源在调峰、应急方面的兜底作用;严格限制“两高”行业;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奏上,广东、云南等11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目前仅湖南、山东、江西3省落地,年内需关注其余8省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地进展。
贵州、山东等6省已出台部分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浙江、黑龙江等2省公布“双碳”保障方案(均属“1+N”政策体系中“N”的范畴)。各省依据自身情况,节奏、侧重存在差异,具体来看:
天津、河南、福建3省划定2025年部分目标,多数高于国家目标,但也因地方禀赋而灵活调整。比如天津计划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降低14.5%(高于国家目标13.5%);河南计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以上(低于国家目标20%)。
贵州、天津等6省分领域方案侧重不一。贵州聚焦“两高”项目,天津、山东、福建聚焦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河南聚焦现代能源体系,湖南聚焦节能降碳,均属于2030年碳达峰“十大行动”范畴。
浙江推进节奏最快,现已落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3项具体方案。浙江强调强化科技创新,金融资源要向低碳企业倾斜,推动绿色债券发行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3月,一行两会等5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也提及金融支持双碳,实现部省联动。
黑龙江和天津强调政策执行。黑龙江给出了2021-2023年各季度工作清单,天津则出台了全国首部以“双碳”为主旨的地方性法规,划定了各部门职责。
三、各行业: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基调未变,能源、钢铁行业继续纠偏
大类行业看,能源领域改革更加强调“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有序推进”。1)能源:《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2021年为“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此外,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将氢能作为未来能源消费重点之一。2)建筑:住建部明确“十四五”期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整体基调与10.21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意见、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一脉相承,并提出了具体量化目标,比如到2025年之前,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节能建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5亿平方米、新增建筑光伏装机0.5亿千瓦时等。
细分行业看,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基调未变,但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实现时间推迟5年至2030年(征求意见稿为“2025年率先达峰、2030年碳排放降低30%”)。《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强化交通和建筑节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整体基调未发生明显变化。但2.7工信部、发改委、生态部等联合发文,将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推迟5年。确实,按照现有规划,建材、有色等行业均提出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特别是水泥行业为2023年前达峰,完成的难度都比较大。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2022年“双碳”4大趋势及近期政策更新,2022-02-18
[2]克制的“放水”—对碳减排支持工具6点理解,2021-11-09
[3]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5大看点 最新政策汇总—碳中和系列四,2021-10-26
[4]能耗双控和拉闸限电的影响与趋势—碳中和系列三,2021-09-26
[5]各部委各省各行业碳中和已有政策更新—碳中和系列二,2021-08-21
[6]各部委各省碳中和已有政策一览—碳中和系列一,2021-04-24
相关文章
- 来源:北京商报闽三角的经济版图正在重构。8月30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以下简称“新建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通车后,福州、厦门将现“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泉州、漳州闽三角将形成2025-07-08
-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已完成“提前批”额度的近九成,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稳增长。展望二季度,专家认为,地方债发行节奏将继续呈现加快趋势,更多基建项目将在专项债资金的支持下及时开工建设,有望对二季度经2025-07-08
-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银资产管理公司资深投资组合经理兼私人客户美国股票部门主管Jeremy Zirin表示,美国股市仍处于牛市,美国短期内不会走向衰退,美联储更有可能实现软着陆。Zirin称:”此后的2025-07-08
企业新型学徒成长记:苏州200多家企业开展“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训,1万多人实现职业技能提升
本报记者 尹晓宇《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01日 第 14 版)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司员工在上实践课。 资料图片江苏骏伟精密部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上理论课。 资料图片亿迈齿轮太仓)有限2025-07-08-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李云琦)央行副行长宣昌能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实施并改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旨在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框架,建立维2025-07-08
-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3月31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名高官3月31日说,美国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向乌克兰交付军事援助,尽管一些国会议员批评提供物资速度太慢。这名官员在五角大楼对记者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