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周期,贵州白酒会由冷到热,甚至炙手可热”,朱伟再爆8条金句

关于酒业现状,新周朱伟有哪些新的期贵思考与洞察?
文|云酒头条商业中心
昨日(2月6日),“融心同行·把酒共会”——第二届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迎新年会在贵阳召开。州白炙手朱伟再爆
活动现场,酒会句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青酒、由冷匀酒)董事长、到热总经理朱伟谈及品牌提升、甚至电商营销、可热人才竞争等热点话题,条金席间金句频出,新周再次引发关注。期贵
金句一:“酱香酒超越浓香酒成为第一品类,州白炙手朱伟再爆可能是酒会句白酒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大事件。”
朱伟认为,由冷过去两年有其他香型发展较好的到热酒企,但这种好只是体现在企业自身,并不是一个品类的发展趋势。相比较而言,一些品类在消费者口感的侵略性上不足,消费者之间的口感黏性不足,而这恰恰是酱香酒最大的优势和机会所在。
金句二:“贵州未来也许会出现一批市值超过千亿的酒企。”
朱伟研判,在浓香型白酒发展比较快的二三十年当中,四川形成六朵金花,贵州未来像金花一样的白酒企业,特别是酱酒企业,可能会大放异彩。
“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在茅台带动之下,未来酱酒会形成持续的产业发展风口,一旦形成,力量可能会超过想象,正如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话‘形势比人强’。”他补充道。
金句三:“酒体品质是前提,营销同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在提及酱酒品质时,朱伟表示只要我们选好原料、认真酿酒、把握好工艺、培养好工人、加强生产管理、做好长周期储存,最后在勾兑环节把好关,把酱酒品质做到90分并不难。在此基础上,酒企与酒企之间的竞争,战场就在营销上。
金句四:“酒企间的营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朱伟提出,酒企之间的营销竞争,表面上来看是一些营销的方法,营销的战术,甚至营销的模式,但是更本质的层面上是人才的竞争。
“我们常说事在人为,在白酒的市场营销竞争亦是如此。所有的营销战术、方法、模式都是人创造出来的,都是人在实施策略。”
金句五:“人才竞争的关键是薪酬机制和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间人才竞争的思考,朱伟认为人才竞争的关键是薪酬机制和企业文化,薪酬机制解决的是物质层面的问题,企业文化解决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两者都很重要。
其中明确提到,企业文化比薪酬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大、更重要,因为当收入和事业进入一定阶段后,员工更多关注的是个人成就感、个人价值的实现。
金句六:“薪酬机制和企业文化背后,是老板的认知和格局。”
一般而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能、技术、人才、管理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瓶颈。
而朱伟则提出“一把手”观点,他表示,一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薪酬机制和企业文化的背后,最根本的瓶颈可能是在于老板自身的认知和格局。
金句七:“电商销售值得贵州中小酒企高度重视。”
行业发展至今,从2000年之前的大流通模式到后来的酒店核心,再到发展到得烟酒店者得天下,随后又经历团购为王到电商的演变。
当下,互联网一代的消费者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我们要顺应这样的趋势和潮流,借助这样一个和消费者之间距离最短的教育方式,一步到位做好起步阶段的品牌培养和市场开拓。
在此背景下,朱伟强调,对于电商渠道要高度重视,电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白酒渠道。一方面可能快速打造品牌,另一方面在销量上数据也非常可观。
金句八:“2023年新周期,贵州白酒会由冷到热,甚至炙手可热。”
朱伟预判2023年酱酒行业会迎来新一轮的复苏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贵州白酒又会逐渐从冷到热,甚至到将来炙手可热。
在此过程中,朱伟为贵州酒企和产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声音。通过产业投资的方式快速聚集,其将贵州醇、枝江、青酒、匀酒这些优质老品牌名酒重新带至行业的聚光灯下,未来它们还将如何扮演“变量”与“样本”的角色,同样值得更多关注。
你怎么看朱伟的8条金句与思考?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相关文章
- 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在疫情后海外消费回流的趋势下加码中国市场,除了开设销售成衣和包袋配饰的门店,它们的扩张还延伸到了餐厅和咖啡馆,涉足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城市。最新的动作来自Maison Margiela和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经济最糟的时刻已经过去,央行的态度也出现了微妙的新变化。人民银行7月7日再度开展30亿元逆回购操作。本周以来,央行已连续4天开展7天期30亿元逆回购操作,一共净回笼3780亿元。100亿规模以下的逆回2025-07-06
- 见习记者 许林艳7月5日,发布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6月份产销量快报,汽车产量为1898辆,去年同期为318辆;销量为3597辆,去年同期为1585辆。今年累计产量为2025-07-06
专访林伯强:上海能源供需中长期承压 需加大市外可再生能源引进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近期,包括上海、海南、吉林在内多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意见、计划等“路线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地方上碳达峰实施方案亮2025-07-06-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