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厮杀 ETF改靓名用心颇深

炒股就看,同质权威,化厮专业,杀E深及时,改靓全面,名用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心颇
● 本报记者 葛瑶 张舒琳
近年来,同质在ETF同质化的化厮厮杀之中,名字往往是杀E深最先吸引投资者视线的关键一环。基金公司为了脱颖而出,改靓往往用心颇深,名用让投资者输入关键词便可第一时间搜索到自家产品。心颇Wind数据显示,同质近三年来,化厮共有近80只ETF公告变更场内简称。杀E深
有人认为,对于被动产品而言,名字占优很重要。但也有业内人士坦言,ETF更名对规模增长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有指数本身及产品具备竞争力,才会体现在ETF份额变化中。
追逐风口上的简称
近年来,ETF变更场内简称并不少见。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共有近80只ETF公告变更场内简称。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表示,近几年ETF市场快速发展,尤其是行业主题ETF发行数量快速增长,导致同类型同风格基金数量不断增多,使得基金名称辨识度不高,容易混淆。因此,更改名称有利于提高基金的定位精确度。
“有些ETF更名是为了方便投资者精准搜索到这个产品,有的则是为了蹭市场热点。”一位业内人士说,例如,“碳中和”、“一带一路”等ETF,名字中反映了当时的市场热点。
2021年被称为国内的“碳中和元年”,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出炉,一时间“碳中和”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一波ETF更名热潮随之而来,2021年7月,某中证内地低碳经济ETF的场内简称由“低碳ETF”变更为“碳中和50”。同时期,某中证环保产业ETF场内简称从“环保ETF”变更为“碳中和龙头ETF”。基金公司表示,环保ETF所跟踪的,聚焦于A股市场上碳中和相关主题产业,更名使得产品场内扩位简称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指数投资方向,便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信息进行配置。
有趣的是,2021年,多只跟踪“”的ETF成立,然而,基金简称中却无一只提及指数名称中的“低碳”,而是清一色的“碳中和”。
业内人士分析,在“双碳”目标的带动下,“碳中和”一词的曝光率显然更高。百度搜索指数显示,近三年来,“低碳”的搜索指数不足1000,而“碳中和”则是另一番红火景象。
好名不如好指数
不过,也有踏错热点的案例。一位市场人士透露,2020年上半年,芯片概念股大热,某知名半导体芯片ETF将简称从“半导体ETF”改为“芯片ETF”。但投资者对此并不买账,两年过去,该ETF规模反而被另一只简称为“半导体”的ETF反超。
在追热点的另一头,是ETF同质化产品的激烈厮杀。有人认为,对于被动产品而言,跟踪同一指数的ETF收益率相差不大,同一个指数的ETF,名字占优很重要。
不过,名字究竟能否带来实际的规模增长?孙桂平指出,一般而言,ETF改名与规模增长没有直接关系,ETF规模增长主要与跟踪误差、发行时间、市场环境、营销力度和基金费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位资深指数基金经理表示,ETF的优势就是标准化,规范化的简称指向性更明确,有利于投资者根据名字判断基金投资方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此前的发行代码之争,还是追逐热点改简称,实际上都是吸引投资者的手段之一。不过,最终能否吸引投资者“驻足”,真正提高产品规模和流动性,还是要看指数和产品的竞争力。
上述指数基金经理表示,长期来看,大家还是用脚投票,判断市场风格在哪里才会去配置。只有指数本身及产品具备竞争力,加上产品通俗易懂,最终才会反映在ETF份额变化中。
相关文章
- 格隆汇11月23日丨银行经济学家认为,标普500指数应该在3500至4000点之间的宽幅区间内波动。基于我们的通胀缓和估值框架,我们将标普500指数的公允价值定为3650点。我们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2025-07-07
- 来源:国际金融报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Tasnim)27日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蒂布扎德Saeed Khatibzadeh)在周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伊朗已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申请2025-07-07
- 央视网消息:6月2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提问。记者问,第九版防控方案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有什么优化和调整?这种2025-07-07
- ► 文 观察者网 王恺雯 编辑/马雪从“小赌王”周焯华到唐山打人者陈继志,他们都曾有过同一个身份——“叠码仔”。穿梭在“贵宾厅”、拉拢豪客一掷千金,名义上是“博彩中介人合作者”,不少人却暗中干着非法借2025-07-07
- 北京时间1日晚,美股周四低开,主要股指可能录得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下滑。对欧美激进加息与经济衰退的担忧令股指承压。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扩大。瑞银认为未来一年美国经2025-07-07
IDC报告: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102.4亿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温婷)IDC近日发布的《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显示,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102.4亿元人民币。报告指出,政策、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