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知名的机构调查:华尔街从未如此悲观,科技股空仓创2006年以来最高

最知名的最知机构调查:华尔街从未如此悲观,科技股空仓创2006年以来最高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投资者尽显防御性姿态,机构街开始青睐现金、调查大宗商品、悲观医疗保健、科技粮食;风险偏好有所降低,股空高逐步远离科技、仓创股票等风险领域。年最
在4月份发布的最知基金经理调查,其结果已经在一个月后的机构街熊市行情中得到验证。
因此在最新发布5月基金经理调查中,调查以看空闻名的悲观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他的科技“末日”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华尔街人士的认可。针对331名基金经理(总管理规模达到9860亿美元)的股空高调查结果显示,与上个月相比他们大幅下降对全球增长的仓创预期,并已经跌至历史新低(-72%)。
对全球利润预期也从此前的63%跌至-66%,创下2008年10月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利润预期低点通常能够和危机时刻保持一致,在1998年俄债危机时期的对冲基金LTCM倒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都出现了全球利润预期触及低点的情况。
调查结果中还包含众多细节。
其中,基金经理们对经济滞胀的担忧已从此前的66%飙升至77%,刷新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投资者从未有过的悲观情绪之下,他们的现金持有水平已经创下2001年9月11日以来的20年最高纪录,表明投资者正通过大举增持现金来努力规避重大风险的发生。
科技股空仓创下2006年8月以来新高。
在科技股的大规模轮动之下,投资者超配科技股和防御类股票的比例下降至2008年10月以来低点。
无独有偶,目前许多对冲基金削减了对股市多个板块的敞口,减持了今年第一季度表现最差的科技股。
股票减持规模也创下2020年5月以来的最大值(4月为增持6%,5月为减持13%)。
虽然美国银行公布的指标暗示市场正处于“逆势买入”的边缘,可以提供一个短期的买入窗口,也就是熊市反弹。
但是正如Hartnett在报告中提及,美股市场“尚未触及底部”,因为投资者认为美联储不会停止加息步伐。
投资者预计美联储本周期的加息次数将达到7.9次,高于4月份的7.4次。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美国通胀触顶已成为共识,68%的调查对象预计通胀率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下降。
并且34%的调查对象(4月为53%)预计债券收益率会继续走高,但是预计短期利率或将走高的人数大幅增加,达到78%。
另外针对美股未来走势,投资者预计标普500指数将跌至3529点,较当前水平再下跌12%。
央行成最大风险隐患
而在风险预期方面,5月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尾部风险为鹰派央行,紧随其后的潜在经济衰退,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分列第三和第四。
也就是说,央行所引发的货币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市场稳定的最大“炸弹”,以52%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而地缘政治风险从92%下降至87%,之后是商业周期风险(75%)和新兴市场风险(57%)。
从月度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最大尾部风险同样集中在中央银行之上。
防御性资产重获青睐 风险资产告别高光时刻
针对未来投资方向,调查结果显示投资者认为石油峰值可能即将到来,但比特币会告别高光时刻。
有56%的投资者认为石油将在2022年获得最佳回报,但只有2%的人认为比特币能跑赢大盘。
总体来说,投资者看多现金、大宗商品、医疗保健、粮食;看空科技、股票、欧洲、新兴市场。
由此表明,投资者自5月以来就开始轮流离开科技、银行等板块,倾向于做多“无人青睐”的股票,做空“热火朝天”的股票。他们站在防御性立场之上,青睐粮食、现金和医疗保健。
在针对不同地区的预期上,投资者对欧洲的悲观看法有所减少,但是对美国、英国和新兴市场股市的看法却愈发悲观。目前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股票的减持规模正创历史新高,但他们同时也预期在未来12个月内能重新增加敞口。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
郭树清: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改善社会领域供给的重要举措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11月21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参加2022年论坛并发表题为“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题演讲。郭树清在演讲中指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2025-07-08摩根士丹利策略师Wilson: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程度将比预期严重
的策略师表示,受俄乌冲突影响,美国经济正处于经济放缓之中,而且将比预期还要糟糕。鉴于债券收益率近期下跌,投资者预计如果通胀在今年下半年见顶,美联储可能会降低鹰派立场,但“利率如有下降都应被理解为更多是2025-07-08吴晓求: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中新网7月5日电 题:吴晓求: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作者 刘文文4日晚间,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一场活动上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2025-07-08- 图片来源:Unsplash记者/彭新7月5日消息,微信昨日表示将允许用户在无需额外手机号的情况下快速注册另一个微信号。该功能虽未正式上线,但近期内测名额范围正在陆续扩大。具体操作如下:点“微信-我-设2025-07-08
- 行至年末,多份2023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于11月开始集中发布,各家券商的2023年年度策略会也在陆续召开。身为A股“魔咒”之一,策略会自是备受市场关注。继年中打破“魔咒”后,“魔咒”效应式微。经过一日震2025-07-08
- @张思莱医师 提问:张奶奶您好,请问一岁半的女童,可以掏耳屎吗?多大的婴儿就可以掏耳屎了?或者是不是儿童根本不应该掏耳屎?回答专家张思莱医师新浪母婴研究院金牌专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