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工资哪家强?阿里平均月薪3.35万居榜首 OPPO、腾讯年终奖均超20万

每经记者 赵雯琪 北京报道
一直以来,平均互联网公司的月薪“造富”神话都是职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王者荣耀团队员工100倍月薪年终奖、榜首百度员工50倍月薪年终奖……都曾引发热议。腾讯2022年,年终经历了产业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超万互联网人的大厂高额年终奖是否也面临“毕业”,备受关注。工资
5月31日,家强奖均脉脉发布了《2021-2022新经济公司年终奖观察报告》。阿里该报告通过用户晒出的平均1.7万条年终奖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及对5000多名脉脉用户的调研,对2021-2022年绩效季新经济公司的年终奖情况进行解读。
经历了产业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互联网人的高额年终奖备受关注。报告显示,TOP10公司的平均年终奖均超过10万元,且大部分为互联网头部企业。OPPO、腾讯、位列前三,平均年终奖分别为21.71万元、20.63万元、17.57万元。阿里巴巴暂居第四,字节跳动排在第九位。塔尖之外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却处于“过冬”状态。脉脉调研数据显示,27.6%的互联网人年终奖减少20%以上,成为本次调研中此维度占比最高的行业。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在报告中表示,年终奖多少代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也是行业兴衰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互联网公司依然占据榜单大部分,也基本都是老面孔。但在经济新周期之下,明年可能会有新的行业和企业上榜。
高业绩支撑高年薪 互联网公司薪资“冰火两重天”
从榜单可以看到,年终奖TOP10的企业分别为OPPO、腾讯、蚂蚁集团、阿里巴巴、华为、快手、百度、贝壳找房、字节跳动、滴滴。其中,OPPO、腾讯平均年终奖超过20万元,其他八家公司平均年终奖也均超过10万元。在员工平均月收入的榜单中,互联网公司依旧稳居多数。阿里巴巴员工凭借平均3.35万元的月收入排在首位。
图片来源:《2021-2022新经济公司年终奖观察报告》互联网头部公司员工的高年终奖背后,是业绩的支撑。3月23日,腾讯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1财年腾讯游戏业务本土市场收入增长6%至1288亿元,海外市场收入增长31%至455亿元,社交网络收入也增长8%达到1173亿元。
不过报告也显示,塔尖之外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却处于“过冬”状态。脉脉调研数据显示,27.6%的互联网人年终奖减少20%以上。虽然年终奖减少比例较高,职场人的整体年终奖满意度依然及格,这意味着在如今艰难底色的大环境下,职场人对年终奖的宽容度提升不少。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创业和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飞公开在报告中表示,在过去十年中,企业已经习惯用年终奖作为吸引、激励和保留优秀雇员的重要手段。但面对当下的宏观环境,企业在薪酬总盘受限情况下,年终奖向Top人才倾斜,以保持企业对于顶尖人才的吸引力,不仅有助于激励和保留顶尖员工,还可能激发高潜员工的斗志。
但朱飞也表示,企业要用好固定工资和福利,稳定员工队伍和提振组织氛围的“基本盘”,同时加强绩效薪酬公平感的管理。
通信电子、金融、商业服务业拿到年终奖占比最高
报告显示,拿到年终奖的人群占比最高的前三名为金融业、通信电子行业、商业服务业,而年终奖增加人群占比最高的行业前三名为通信电子行业、食品快消行业、医疗医药行业。
图片来源:《2021-2022新经济公司年终奖观察报告》在2021-2022年绩效季中,近四成职场人年终奖缩水。26%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没有年终奖,其中,超过三成95后没有年终奖。同时有9%职场人的年终奖超过5个月月薪,更有5%的职场人表示拿到了8倍月薪的年终奖。
面对并不满意的年终奖,只有40.8%的人选择离职或主动看新机会。“前浪”80后更为沉稳与克制,三成80后即使对年终奖不满意也不会离职。与之对应的是,超半数95后在对年终奖不满意时会主动离职。而初入职场的00后显得“任性”,如果对年终奖不满意,超六成会选择主动离职。
脉脉职场发展力专家、独立组织发展咨询师史文君认为,影响年终奖满意度的不止是金额,也受到“发放时效”、“公平性”、“增幅”等综合因素影响。在对年终奖不满意而重新评估一份工作时,职场人也需要完整和客观看待年终奖的“上下文”。如组织文化上的价值体现、团队合作效率的高低、公平的结果和努力上的认可、价值回报和时间精力付出是否成正比等。
相关文章
-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2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过视频会商、调度和培训等多种方式,部署调度各地尽快推进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落实落地,目前各地正在有2025-07-09
- 01098)发布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全年,集团内地物业销售为人民币417.10亿元,包括已签订合同额人民币402.54亿元,及协议未转合同额人民币14.56亿元;较2021年上升约5%。2025-07-09
- 2022年,股市杀跌、债市意外回调,“固收+”基金业绩惨淡,被认为能为持有人带来“稳稳幸福”的产品一度引发信任危机。好在监管及时出手,对产品的宣传口径、基金经理资质等要求逐步收紧,“固收+”基金进入规2025-07-09
- 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与2019年春节假期相比年均增长12.4%,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新春消费红火开局中国农历兔年消费迎来了“开门红”,展现了2025-07-09
深度丨眼科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市场蛋糕,屈光不正手术独挑业绩大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望 报道同样是医疗服务机构,不同类型的医院在疫情之下的遭遇却是冰火两重天。近日,有媒体公开报道,疫情以来,非公立医院整体亏损1300亿, 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在民2025-07-09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银保监消保发〔2023〕1号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直销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22025-07-09
最新评论